新能源车行业单日上演“三重奏”
11月5日,三重奏乘联分会发布10月汽车市场销量数据,新能行业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38.7万辆,源车同比增长6%;新能源车市场零售140万辆,单日同比增长17%。上演当日,三重奏赛力斯港股上市、新能行业小鹏Robotaxi发布、源车京东“国民好车”下线三件大事同日落地。单日值得寻味的上演是,销量数据与车企动作形成共振,三重奏恰似企业对资本、新能行业技术、源车需求三大分化根源的单日应对,也释放出汽车产业从“规模竞赛”向“价值突围”转型的上演信号。
资本补血:赛力斯港股上市
11月5日,赛力斯在港股市场完成挂牌,创下年内全球车企IPO规模之最。尽管开盘遭遇破发,但超2200亿港元的市值规模仍凸显出资本市场对其发展潜力的认可,这场上市之旅本质上是新能源车企应对资本分化的典型样本。
从财务数据看,赛力斯虽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1.56%至53.12亿元,但三季度单季利润同比下滑1.74%,呈现“增收不增利”的行业通病。更深层的矛盾在于其对华为生态的高度依赖:2022至2024年,问界品牌销售收入占总营收比例从60.3%飙升至90.9%。招股书明确警示,若与华为合作生变或问界市场表现恶化,将直接冲击企业生存根基。
在“以旧换新”政策拉动车市持续升温的背景下,乘联分会数据显示,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达140万辆,同比增长17%,但高增长背后是企业研发与产能扩张的巨额资金需求,资本实力差异已成为车企增长断层的核心诱因。
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资本分化态势在2024年愈发显著:一边是高合、极越等车企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困境,另一边理想、蔚来等头部企业年内顺利完成数十亿级融资,智己汽车更是斩获94亿元B轮融资。赛力斯港股上市募资正是对这一现状的主动应对。据其招股书披露,本次募集资金将重点投向智能驾驶技术研发、新车型平台建设及补能网络扩张,而这三大领域恰是当前车企竞争的核心战场。
从行业规律看,新能源汽车产业具有重资产属性,工信部数据显示,头部企业单年研发投入已达数百亿元,比亚迪2024年研发投入更是高达542亿元。赛力斯虽凭借与华为的合作实现销量突破,但前期技术引进与产能爬坡已形成大量资金占用,2023年财报显示,其资产负债率一度超过75%。此次港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有效缓解其现金流压力,填补与比亚迪等头部企业的资本差距。
东方证券研报指出,随着产业集中度提升,资本将进一步向具备技术储备与市场潜力的车企聚集。赛力斯的资本补血模式或将被更多二线车企效仿,未来资本市场的“马太效应”将加剧,只有能通过上市、融资等方式持续补充资本的企业,才能在研发竞赛中站稳脚跟。
技术押注:小鹏试水Robotaxi
当赛力斯在资本市场跃迁之时,小鹏汽车同步发布了其Robotaxi技术路线图,试图以高阶智驾破局。然而,这一战略背后,是其面对智能化红海时的焦虑——尽管10月交付量创历史新高至42013辆,但城市NOA落地进度滞后、智驾数据积累不足等问题,正制约其与头部玩家的抗衡能力。
纵观行业,智能化已成为车企竞逐的焦点。特斯拉FSD凭借海量数据持续迭代,华为乾崑ADS 3.0借鸿蒙生态覆盖25万级市场,而小鹏虽将城市NOA下放至15万级车型,但在算法精度与场景覆盖上仍存差距。例如,比亚迪“天神之眼”智驾系统虽已搭载170万辆车,但其城市领航功能仍局限于特定版本,尚未大规模推广。反观小鹏,其研发投入虽持续加码,但技术转化效率亟待提升。
从产业视角看,政策引导正从“补贴驱动”转向“技术择优”。早期按续航里程分档的普惠补贴模式已调整为“退坡+门槛提升”组合拳,续航最低要求从150公里升至300公里,并新增能量密度、百公里电耗等指标。这意味着,缺乏核心技术的企业将被加速出清。小鹏需在数据闭环、算法优化与硬件降本间找到平衡,否则高研发投入反而会成为利润的“拖油瓶”,重蹈比亚迪三季度净利润同比下跌32.6%的覆辙。
未来三年,智能驾驶赛道将进入“生态决战期”。车企若仅依靠单点技术突破,难以形成持久竞争力。华为通过鸿蒙智行整合“五界”品牌,构建从芯片到软件的全栈能力;特斯拉则以全球车队规模构筑数据壁垒。小鹏等新势力品牌需通过开放合作(如加入百度Apollo生态)或聚焦细分场景(如Robotaxi商用化),方能在技术分化中守住一席之地。
生态重构:京东跨界造车
同日,京东联合广汽集团、宁德时代推出的“国民好车”正式下线,以“线上定制+线下快提”模式试水汽车零售变革。这一动作看似跨界颠覆,实则是行业对“需求匹配效率”升级的必然回应——当产销规模突破临界点,生态协同价值将取代单一产品竞争。
根据官方披露,新车采用宁德时代巧克力换电方案,依托时代电服生态实现“2分钟极速换电”。此举直击新能源用户的核心痛点——截至2025年,国内车桩比已从早期的8:1优化至2.5:1,但续航焦虑与补能效率仍是制约消费的关键因素。京东通过整合线上预约(近8万人参与互动)、线下超3000家养车门店及4万家合作网点,试图构建“买、配、养、用、换”一站式闭环。
对比传统销售模式,京东汽车生态可实现从购车到充电、保养、二手车置换的全生命周期服务。数据显示,传统车企的需求响应周期平均为18个月,而京东通过用户数据画像,将新功能迭代周期缩短至9个月。首款“国民好车”搭载的可定制智能座舱,正是基于京东消费大数据研发,上市前预约量已突破5万辆。
然而,生态整合并非易事。经济学者盘和林此前指出,线上渠道虽能加速获客,但售后网点质量参差不齐,且消费者仍倾向线下试驾决策。这意味着,京东需在“流量入口”与“服务落地”间找到平衡点。此前,蔚来通过换电网络与用户社区绑定高端客群;特斯拉借超充站与直营店提升用户体验。二者证明,生态能力本质是“用户运营效率”的比拼。
政策层面,配套措施正从“单一扶持”转向“生态构建”。例如,政策要求新建小区充电设施配建比例不低于10%,并鼓励车企与充电运营商合作。未来,汽车产业竞争将从“产品交付”升级为“全生命周期服务”。京东若能将消费电子领域的“定制化+即时响应”经验复用于汽车行业,或将推动产销关系从“以产定销”向“以需定产”重构,引领行业从“规模竞赛”迈向“价值共生”。
赛力斯上市、小鹏技术发布、京东生态落地三件大事看似独立,实则共同指向新能源行业的分化与重构:资本决定生存底线,技术划定竞争天花板,而生态能力最终决定价值分配权。随着政策驱动变化、市场竞争深化,车企需在“规模扩张”与“价值沉淀”间找到动态平衡。
北京商报综合报道
(责任编辑:热点)
-
11月5日,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正式拉开帷幕。会场内,随处可见的“小蓝杯”成为各国嘉宾洽谈交流时的独特点缀。作为“进博会推荐咖啡品牌”,瑞幸咖啡入驻巴西、印度尼西亚等多个国家馆,携手全球核心
...[详细]
-
11月5日,乘联分会发布10月汽车市场销量数据,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38.7万辆,同比增长6%;新能源车市场零售140万辆,同比增长17%。当日,赛力斯港股上市、小鹏Robotaxi发布、京东“国民好
...[详细]
-
中新网温州11月5日电(周健 金朝丹)“之前我对中国了解很少,这次回去,温州元素将长期出现在我的作品中。”近日,在浙江温州永嘉县鹤盛镇上日川村,雅典美术学院教授乔治·卡扎基斯(George Kazaz
...[详细]
-
央视网消息(新闻联播):商务部最新数据显示,今年前三季度,我国服务贸易稳步增长,服务进出口总额59362.2亿元,同比增长7.6%。其中,出口26015亿元,增长14.4%;进口33347.2亿元,增
...[详细]
-
中新社北京11月7日电 (记者 李纯)中国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蒋斌7日就近期涉军问题发布消息。他表示,中方愿与东盟国家一道,携手应对各类安全挑战,进一步提升防务安全合作水平。有记者问,据报道,近日中国国防
...[详细]
-
中新社上海11月5日电(范宇斌)以“‘人工智能+’赋能高质量发展”为主题的2025年华裔青年企业家圆桌会5日在上海举行,近200名来自28个国家和地区的华裔企业家、侨团代表及专业人士参会。本次圆桌会旨
...[详细]
-
中新网北京9月29日电(记者 王庆凯)“如果按照大家公布的订单数,(全国汽车销量)都有1亿了。”一位新能源车企创始人的调侃,撕开了汽车行业荒诞的一幕——2025年前8个月,我国乘用车实际零售1469.
...[详细]
-
中新网11月1日电 据新加坡《联合早报》报道,随着旅游业的复苏,新加坡牛车水和白沙浮一带的人流量有所增加,但零售业者向《联合早报》记者反映,生意额并没有显著提升。白沙浮一纪念品店销售员说,近一两个月人
...[详细]
-
新华社台北11月6日电(记者周文其、王承昊)“两岸关系的谈判协商:从回顾中找解方”座谈会6日在台北举行,上百名台湾各界人士参会。与会嘉宾回顾两岸交流交往的历史,呼吁在坚持“九二共识”的基础上增进两岸沟
...[详细]
-
中新社山西晋中9月25日电 (记者 胡健)第九届平遥国际电影展25日举行“大师·对话”活动,中国导演贾樟柯与导演冯小刚、作家刘震云展开对谈。“长跑”成为这场对谈里的关键词。9月25日,第九届平遥国际电
...[详细]

成都与巴西里约热内卢市建立友好合作关系
北京京剧院新编京剧《齐白石》摘得第十八届文华奖
年内A股公司披露中期分红金额已超去年
第一届“中华杯”泰南乒乓球比赛成功举办
台胞大陆扎根“地摊经济” 于细微处感受融合发展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