宁夏银川凤凰公园迎赏秋高峰 周末超6万市民醉享"五彩秋韵"
中新网银川11月4日电 (记者 李佩珊)秋冬交替之际,宁夏“塞上江南”迎来一年中最富诗意的银川迎赏时节。银川的凤凰峰周秋,如同大自然肆意挥洒的公园调色盘,各类树木褪去翠绿,秋高秋韵换上斑斓盛装——金黄的末超民醉银杏、火红的享彩枫叶、橙黄的宁夏白蜡交织错落,将天地间晕染得绚烂夺目。银川迎赏
游客畅游凤凰公园。凤凰峰周 中新网记者 李佩珊 摄趁着连日晴好,公园市民们纷纷走出家门,秋高秋韵追寻这份限定的末超民醉秋日浪漫。11月1日至2日的享彩周末假期,凤凰公园成为银川赏秋"顶流"打卡地。宁夏公园内层林尽染、秋景如画,吸引超6万名市民携亲带友入园漫步。大家或驻足拍照定格美景,或沿步道感受秋风吹拂,公园内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。
家长与孩子在凤凰公园内参加研学活动。 中新网记者 李佩珊 摄据了解,凤凰公园运营管理团队今年以“首创运营模式+多业态联动”的创新思路,为市民打造集休闲娱乐餐饮美食、非遗于一体的沉浸式生活空间。
在周末,凤凰公园突破传统公园“单一观光”的局限,深度融合“文旅服务+餐饮游乐”,策划了“凤凰公园首届‘赏秋’文化旅游节”活动,从入园环节便打造惊喜体验——主入口处设置“秋日花礼”免费发放点,向入园市民有序分发。
亲子游乐区里,彩色滑梯与秋千旁围满孩童,家长们举着相机记录互动瞬间,超100组家庭在此开展亲子游戏,现场热闹非凡。健身步道上,老年朋友们组成的徒步队步伐矫健。湖边树林更成为“研学营地”,孩子们追逐嬉戏。更有不少年轻人则依托凤凰公园秋日特色景观打卡拍照,定格美景。
据悉,此次“赏秋”文化旅游节将持续至11月中旬,随着园内秋景进入最佳观赏期,后续还将推出非遗手作体验、秋日主题市集等特色活动,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元的秋日休闲选择,让大家在层林尽染间,深度感受塞上银川的秋冬韵味与生活暖意。(完)
(责任编辑:探索)
-
中新社广州11月7日电 题:十五运会如何助推“粤港澳体育湾区”建设?——专访北京大学国家体育产业研究基地秘书长何文义中新社记者 国璇 邢翀将于9日开幕的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是粤港澳三地首次联合承办的大型
...[详细]
-
《蔡元培全集》《反思无人机》等入选2025商务印书馆年度双十佳图书
中新网北京11月5日电 (记者 应妮)来自清华大学、北京大学、中国社会科学院等院校和机构的近30位学者组成的评委团,4日在京共同评选出2025商务印书馆年度双十佳图书。商务印书馆年度十大好书评选已经举
...[详细]
-
中新网泉州11月1日电 (记者 孙虹)1960年,华侨大学肩负着为归国华侨提供高等教育的使命,创办于知名侨乡福建泉州。11月1日,华侨大学迎来建校65周年并举行升国旗仪式,现场师生与庆祝背景墙、祝福语
...[详细]
-
中新网温州11月5日电(周健 金朝丹)“之前我对中国了解很少,这次回去,温州元素将长期出现在我的作品中。”近日,在浙江温州永嘉县鹤盛镇上日川村,雅典美术学院教授乔治·卡扎基斯(George Kazaz
...[详细]
-
告别地面局限,不再有视角拘束,当全景无人机遇见十五运会,瞬间解锁场馆另一种美。镜头从高空俯冲而下,掠过足球、排球场的热烈,盘旋于游泳馆碧波的灵动,再拉升至云端俯瞰公路自行车项目途经地港珠澳大桥的恢弘布
...[详细]
-
中新社广西玉林11月3日电 (记者 黄艳梅)第三届玉林国际香料产业博览会3日在中国著名侨乡广西玉林市开幕,大批海内外“寻香客”前来探寻香料产业商机。玉林是中国最大香料集散地、交易中心与定价中心,年交易
...[详细]
-
中新社广西玉林11月3日电 (记者 黄艳梅)第三届玉林国际香料产业博览会3日在中国著名侨乡广西玉林市开幕,大批海内外“寻香客”前来探寻香料产业商机。玉林是中国最大香料集散地、交易中心与定价中心,年交易
...[详细]
-
中新网淄博10月13日电 题:莫言:没有原创,AI的进步会大大减少作者 周艺伟 王峰“AI创作势不可挡,而且能力越来越强大。但是毫无疑问,如果没有原创,AI的进步会大大减少。”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、诺贝
...[详细]
-
告别地面局限,不再有视角拘束,当全景无人机遇见十五运会,瞬间解锁场馆另一种美。镜头从高空俯冲而下,掠过足球、排球场的热烈,盘旋于游泳馆碧波的灵动,再拉升至云端俯瞰公路自行车项目途经地港珠澳大桥的恢弘布
...[详细]
-
中新网北京11月5日电 (周昕)由中国剧协主办的“古韵稀声——中国剧协稀有剧种保护传承成果展演”4日在国家大剧院举办。为弘扬传统文化,繁荣戏剧艺术,改善目前稀有剧种的生存发展状况,促进稀有剧种从“抢救
...[详细]

11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报7.0836元 上调29个基点
中新健康丨北大医药董事长徐晰人被刑事拘留
【民生调查局】电动自行车新国标落地 消费者买旧不买新?
第一届“中华杯”泰南乒乓球比赛成功举办
东西问丨印尼汉学家韩善美:我为何研究中国形象?
